
真正的“孕期控糖”应该怎么做?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先简单说一下答主自身的情况吧,其实也是我为什么要“孕期控糖”
一是,我怀孕的时候,逼近高龄产妇
现在妊娠糖尿病越来越高发,高龄产妇更是高危人群,我害怕生个娃,还得落下糖尿病的隐患,真的怕怕,处理不好,会真的变成糖尿病,追随一生。
二是,真的不想产后就变得体型臃肿
身边看到太多的例子,产后妈妈变了个样,重了三四十斤,身材走样不说,人也变得没了自信。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我自认也是个俗人,真的不想产后就不是自己了
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自律控糖!
坦白说,第一次怀孕,对于控糖,我也是在小红书上看到比较多的博主分享,具体怎么做,我开始不断做功课(毕竟不能打没有准备的仗)。网上、书上、孕妈群、妇产医院营养科,
经过一番狠狠的知识输入+边学边实践后,我终于摸到了孕期有效控糖的边边~并自己亲身验证了,效果还不错!
简单说,孕期控糖,让我收获了:
√ 孕期增重18斤,体型没有发胖,
√ 糖耐顺利通过,终于放下了一颗悬着的心,不怕妊娠糖尿病了
√ 胎儿发育正常,每次产检都被医生表扬,也就是说,营养摄入杠杠的
√ 产后不到2个月就恢复到了孕前体重,身材没有走样
那么,孕期控糖,我都做了哪些呢?
第一:找到孕期有效控糖的饮食原则
说白了,就是一日三餐怎么吃,吃什么,得有规则可循。
不然,真的会面临一个很痛苦的问题:每天不知道吃什么!
这是我孕早期的一日三餐
我的孕期饮食原则:
每餐都需要摄入一些蛋白质和脂肪,粗制碳水化合物比精制碳水化合物更有益,能够平衡血糖水平的完整天然食物更有助于你保持孕期最佳状态。分解下来,就是下面具体的4点:
1、碳水化合物:
√ 选择营养密度高、升糖指数低、碳水化合物含量高的食物;
√ 主食选择全谷物,而非加工程度高的富含精致碳水的米面;
√ 水果选择富含膳食纤维的低糖水果,奶类选择不额外加糖的牛奶或酸奶、奶酪;
摄入量推荐:每天摄入90-150g碳水化合物(孕反、高体力活动者可吃更多)
碳水化合物来源:谷物、淀粉类蔬菜、豆类、水果、牛奶和酸奶(含乳糖)
2、蛋白质
√ 选择多种多样的高蛋白质食物,这样才能确保均衡摄入各种氨基酸和关键的维生素和矿物质;
√ 选择高品质的高蛋白食物,例如草饲牛比谷饲牛好、野生海鱼比饲养海鱼好;
摄入量推荐:孕期前半段每天至少摄入80g蛋白质,孕期后半段每天至少摄入100g蛋白质
蛋白质来源:牛羊猪、鸡鸭鱼、鸡蛋、奶类及奶制品、豆类及豆制品、坚果等
3、脂肪
√ 胎儿的大脑60%的成分是脂肪,孕期身体对高脂肪食物所含的脂溶性维生素和其他营养素的需求都增加了,所以孕期摄入高质量的脂肪非常重要;
√ 大部分高蛋白质的食物也含有脂肪,无需刻意去除,例如喝全脂奶、吃鸡不弃蛋黄、吃牛排不用去掉肥肉
优质脂肪来源:
动物脂肪:猪肉、鸡肉、鸭肉、牛肉、羊肉中都会含有脂肪(最好选择牧场放养的)
鱼类:最好选择深海鱼,含有优质的DHA
乳脂:黄油、奶酪、奶类中含有的脂肪等
植物脂肪:坚果、植物油(最好选择初榨的)
注意:每日做菜的油脂控制在25-30g
4、蔬菜
√ 蔬菜是“营养加油站”,蛋白质和脂肪含量不高,但是膳食纤维含量很高,而且膳食纤维有助预防便秘。
√ 蔬菜种类越多越好,而且蔬菜和脂肪搭配一起吃,其营养素能更容易被吸收。
摄入量推荐:餐盆里一半的食物是蔬菜(非淀粉类),每天摄入2-3种蔬菜
非淀粉类蔬菜来源:
绿叶蔬菜、瓜类、芦笋、甜椒、西兰花、甘蓝、花椰菜、胡萝卜、番茄、秋葵、蘑菇、甜菜根、豆角等
按照上述的饮食原则,每天菜式就可以从这些食材中挑选自己想吃的,自由搭配就可以啦~
看看我孕期做的一日三餐:
我的孕期控糖早餐
我的孕期菜谱
我的孕期晚餐
第二,控糖也要适量运动
特别是餐后半小时,对于控制血糖、孕期增重过快很有帮助。我孕中期有一段时期,感觉就正常吃控糖餐,体重仍然上涨得比较快,然后我就开始饭后散步,或者在孕晚期的时候,躺在床上做上肢举瓶子运动(避免宫缩),同样有宫缩困扰的姐妹,可以试试这个方法,因为并不是每个孕妇都适合运动的。
我孕前也有运动的习惯,孕中期我是在B站跟几个博主练的,后期就以散步+躺着做上肢运动。适量运动一下,真的整个人状态都会好一些。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自律
这是最简单,也是最难的一点,蛋糕、奶茶、点心、水果、粥粉面等,控糖后,这些就全靠自觉了,意念吃过就可以了~
当然,偶尔来个欺骗餐还是可以的,毕竟,孕期快乐也很重要吖~
我一般2周就会出去吃一餐,像烤肉、牛肉火锅这些,只要控制酱料就可以了。
写在最后,给正在孕期控糖以及准备孕期控糖的姐妹一点参考:
孕期控糖,开始是有点苦,但收获的是真香~管理好自己的身材,真的是一件身心愉悦的事情。而且胎儿发育也得到了更好的营养保障,能预防孕期很多因为高血糖而引起的问题,例如巨大儿、早产、产后糖尿病等。
付出,总有收获,而孕期控糖这件事,我觉得是收获远远多于付出~
2025-08-03
说实话,孕期控糖这个话题我并不是特别了解,微微知道一些。也问过很多AI,比如deepseek、豆包、和最近的新产品AiPy,接下来这个报告就是我用AiPy+豆包生成的,看了他们的答案我心里也大概有个想法了。
1.控糖一定要做好血糖监测,正常情况下,血糖监测有三个节点,空腹、饭后一小时、饭后两小时。在这里一定要注意正常的区间,如果超出这个区间就需要关注一下哦~
血糖监测与筛查
2. 科学饮食:科学的饮食对于控糖来说也很重要。其实我们生活中存在很多高升糖的水果蔬菜坚果一类的食物。我们一定要关注他们的升糖指数
3. 当然AI虽然不会生活,但是还是给我们一些生活的小建议,比如进餐方式、均衡搭配发展等吃饭的小建议,我个人觉得很有用
4.控糖是十分重要的,不仅对于母亲也对于小孩来说,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需要我们更关注这个问题。
真正的孕期控糖需采取科学、系统的综合管理策略,核心包括以下四大支柱:
一、精准饮食管理(控糖基石)
低升糖饮食
主食选择全谷物(糙米、燕麦)、杂豆类替代精制米面,避免血糖骤升
每餐先吃蔬菜→蛋白质→主食的顺序,延缓糖分吸收
蛋白质科学分配
早餐保证30g优质蛋白(如2个鸡蛋+150g无糖酸奶+100g牛肉),显著降低全天血糖波动
优选“白肉+植物蛋白”组合(鸡肉/鱼虾+豆制品)
严控高风险食物
禁用糖果、蛋糕、含糖饮料等精制糖
限制油炸食品、动物内脏等高脂食物
二、定制化运动方案(天然降糖药)
最佳时段:餐后30分钟开始活动
安全选择:餐后散步(每日6000步)、孕妇瑜伽、水中运动
关键警戒线:出现宫缩、阴道出血或血糖<3.3mmol/L时立即停止
三、医学干预保障(安全防线)
胰岛素治疗:饮食运动控制无效时首选,对胎儿无影响
口服药物:二甲双胍等需严格遵医嘱
产检强化:孕晚期每周胎心监护,排查巨大儿风险
四、心理与生活调适(隐形护盾)
压力管理:焦虑情绪会升高血糖,通过音乐冥想缓解
睡眠保障:每晚10点前入睡,维持正常代谢节律
水分补给:每日饮水1.5-2L稀释血糖浓度
真实案例启示:22岁糖妈妈通过医院“糖尿病一日门诊”个性化方案,配合饮食日记+胰岛素治疗,最终足月顺产标准体重宝宝。说明科学控糖可实现母婴双安全。
控糖≠饥饿疗法:参考经典控糖早餐方案——菠菜虾仁蒸蛋+燕麦麸皮牛奶饮,既能稳定血糖又保证营养供给。建议妊娠糖尿病患者优先到正规医院营养门诊获取个性化方案,切忌自行极端节食。
一、饮食调整:科学搭配是关键
选择低GI食物:全谷物(如燕麦、糙米)、绿叶蔬菜、豆类等消化缓慢,避免血糖快速升高。避免精制米面、甜食、含糖饮料等高升糖食物。1.
少食多餐:每日5-6餐,每餐主食不超过拳头大小,搭配蛋白质(鸡蛋、鱼虾、瘦肉)和膳食纤维(蔬菜、菌菇),避免一次性摄入过多糖分。2.
控制碳水化合物总量:每日碳水占比约50%-60%,优先选择复合碳水(如杂粮饭),避免粥类、糊化食物。3.
避免高糖高脂:减少油炸食品、糕点、肥肉等,烹饪以蒸煮、凉拌为主,少用红烧、糖醋等做法。4.
每日30分钟中低强度运动:如餐后散步、孕妇瑜伽、游泳等,可提高胰岛素敏感性,降低餐后血糖峰值。1.
避免久坐或剧烈运动:每坐1小时起身活动5-10分钟,避免跳跃、仰卧起坐等可能压迫腹部的动作。2.
运动安全第一:运动前后监测血糖,避免空腹运动,随身携带小零食(如无糖饼干)预防低血糖。3.
定期监测血糖:按医生建议使用血糖仪测量空腹及餐后2小时血糖,记录数据供产检参考。1.
空腹血糖建议≤5.3mmol/L,餐后2小时≤6.7mmol/L(具体以医生要求为准)。
保证充足睡眠:熬夜易导致激素紊乱,影响血糖稳定,建议每晚睡7-9小时,午休30分钟。2.
减轻心理压力:焦虑可能升高血糖,可通过冥想、深呼吸或与家人沟通缓解情绪。3.
定期产检:孕24-28周需做糖耐量筛查,确诊妊娠糖尿病后需增加产检频率,评估胎儿发育。1.
遵医嘱用药:若饮食运动控糖效果不佳,医生可能开具胰岛素(孕期可用),切勿自行服用口服降糖药。2.
产后随访:妊娠糖尿病孕妇产后需复查血糖,未来患2型糖尿病风险较高,需长期关注代谢健康。3.
避免极端节食:过度限制热量可能影响胎儿营养,需在医生指导下调整饮食。
警惕低血糖:控糖过程中若出现头晕、心慌,立即补充少量糖分(如半杯果汁)并就医。
家庭支持:家人可协助准备控糖餐、陪伴运动,共同营造健康环境。
二、规律运动:温和活动助控糖
三、血糖监测与作息管理
四、医疗配合:个性化方案更安全
注意事项